林川乡:千亩豆秧 托出乡村振兴致富梦
盛夏六月,林川乡唐日台村、大河欠村的千亩荷兰豆秧陆续成熟。俯瞰整个荷兰豆种植基地翠绿欲滴,一排排,一行行,整齐的排列在平坦的田间地头。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,三五成群的村民就在荷兰豆田里背着背篓、挎着篮子忙着采摘豆秧,装筐、搬运、分拣,每个环节衔接有序,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。
唐日台村曾是个典型的“落后村”,气候冷凉,土地贫瘠,种植结构单一,人均收入少,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排在全乡倒数。“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?”一直是村“两委”考虑的重要问题。2021年唐日台村获批“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考虑到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,并能有效带动困难群众稳定增收,唐日台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,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,盘活闲置资产,用活产业资金,激活自然优势,鼓励村民转变思想,动员大家将土地集中流转,发展荷兰豆特色种植产业。
唐日台村党支部书记樊礼邦介绍道。“今年我们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,在乡党委的领导下采取‘村集体+公司+农户’的运营模式,联合大河欠村建立了荷兰豆连片种植基地,现在地里的荷兰豆长势良好,基地上每天都有60-80多名村民在采摘豆秧,订单络绎不绝,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我们村和周边村村民就近就业,村民富裕起来了,产业资产雄厚了,我们也有信心干好下一步工作”。
“我每天都来摘豆秧,一个星期就挣了700多块钱,家就在村里,在来这里干活很方便,既开心又挣钱。”村民苏全秀高兴地说。据合作企业青海欣源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,眼下正是荷兰豆成熟销售的季节,荷兰豆豆秧平均亩产量750公斤,亩产值接近12000元,市场价每公斤可卖22-24元,比种植常规农作物每亩增收4000元左右,扣除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基本费用后,每亩荷兰豆秧可为农户增收8000元,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20万元。小小豆秧成为了农业增收、农民致富的大产业。
乡村振兴,关键是产业振兴。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林川乡充分利用海拔高、气候冷凉优势,积极探索符合林川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,通过“基地示范、能人带动、技术帮扶、市场促销”等措施,重点抓好高原冷凉蔬菜、供港蔬菜种植、沙棘采摘初加工、荷兰豆种植销售,大力发展实体经济,促进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,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,持续擦亮“七彩农业"名片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