澄江:“小浆果”做成致富“大产业”
近年来,澄江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,坚持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,深入开展基层党建“四级联创”,因地制宜发展蓝莓1.1万亩,产值达7.425亿元,蓝莓产业已成为澄江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后一大成功典型产业,综合效益显著,有效推动抚仙湖保护治理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赋能乡村振兴。
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产业布局
按照“一县一业”发展思路,优化抚仙湖流域种植业结构,组织动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种植蓝莓,蓝莓由2004年20亩发展到现在的1.1万亩,现有蓝莓种植农户429户,5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蓝莓企业170户,成立百亩以上蓝莓专业合作社15个,提供栽培、管理、销售等服务。各级党委、政府邀请蓝莓首席专家、大专院校教授和省市农科院专家,组织全市蓝莓种植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00余次,培养了一批蓝莓种植新型职业农民。
坚持绿色发展,规模生产种植
按照现代农业“数字化、设施化、有机化”要求,加快实施“三化”试验区0.4万亩,高标准农田建设0.68万亩。积极推广“党组织带动+基地建设+企业引领+农户参与”的发展模式,引进云蓝蓝莓、澄江云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拟建成蓝莓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,推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。实施“仙湖英才”计划,引进硕士以上蓝莓产业专家人才20余名,推进抚仙湖流域蓝莓提质增效及种植生态效益评估项目,邀请云南大学张乃明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,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。
改进工艺技术,提高品质效益
深入推进绿色种植,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运用和滴灌设施覆盖,推广蓝莓离地全基质水肥一体化栽培0.12万亩,实现基地农业尾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应用。云岭蓝莓投资1400万元,引进全基质无土栽培,种植蓝莓240亩,主要品种为优瑞卡、珠宝和春高。该公司离地栽培新型技术,基质栽培水肥接收集中,不仅节水省肥,产出的蓝莓个头大、挂果率高,果品质量好,深受市场欢迎,每公斤价格在110元到260元,亩均产量900公斤。此外,通过蓝莓果酱、果酒深加工等方式提高附加值。全市蓝莓产业带动农民就地就业6万人次,描绘了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“和美画卷”。
(执笔人:卢安霞)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