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破2万元,未来如何致富?
14日上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举行发布会,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、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,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、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、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,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、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,并答记者问。
【当前全国粮食安全形势怎么样?下一步具体从哪些方面发力?】
唐仁健表示,去年面对严峻形势,我国粮食生产再夺丰收,连续8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但是也要看到,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,消费还在不断升级,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,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,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。下一步必须多措并举、综合发力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。
在目标上重点是稳住面积、主攻单产、力争多增产。一是面积要稳住。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,实施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,开展吨粮田创建,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。二是产能要提升。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,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。
在措施上重点强化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。抓紧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,15.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。
在政策上重点是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、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,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,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,稳定稻谷补贴,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,提高大豆补贴力度,推动扩大大豆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,逐步扩大稻谷、小麦、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,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。同时还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。
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展如何?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都有哪些?】
刘焕鑫介绍,2022年脱贫攻坚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。二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。2022年,务工就业规模达到3277.9万人,比2021年底增加132.9万人。三是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。2022年,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11元,增长7.5%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,同比增长14.3%。
吴宏耀表示,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台阶,达到了20133元,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.88下降到2022年的2.45,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。关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重点抓好四个方面:
一是稳定就业增加。2022年,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41.96%,将强化各项稳岗纾困政策落实,提高就业技能,增加就业岗位,创造就业机会,稳定农民工就业。
二是经营增效提升。家庭经营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34.63%,其中六成多来自农业经营收入。将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,共同增收。
三是财产收入挖潜。财产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.53%,还有很大潜力和空间可以挖掘。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扎实搞好确权,稳步推进赋权,有序实现活权,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。
四是转移收入拓展。转移净收入占农民收入的20.88%,是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、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将继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,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,稳步增加对农民的补助补贴,让农民群众腰包越来越鼓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【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,今年将有哪些具体的部署?】
刘焕鑫表示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重点是硬件、软件两手抓。
一手抓硬件建设,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。一是规划引领机制。集中力量先抓好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设,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建设项目。二是风貌引导机制。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,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,确保乡村既有空间完整性和设施现代性,又有历史纵深感和时代痕迹的“年轮”,留住乡风乡韵乡愁。三是农民参与机制。尊重农民意愿,建什么、怎么建、怎么管,多听群众意见,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。
一手抓软件建设,着力塑造人心和善、和睦安宁的乡村精神风貌。一是整合载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。完善网格化整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,把积分制、清单制等行之有效的抓手整合起来,把各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,提升乡村治理效能。二是创新抓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从农民需要出发,从农民喜好着手,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、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。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,通过制定规范、强化村规民约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,狠刹不良风气,努力成风化俗。
【落实产业帮扶,“土特产”如何推动乡村振兴?】
唐仁健表示,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,重点从四个方面来下功夫。
一是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。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,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,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,都是乡村很吸引人的地方,也是乡村产业发展的独特土壤。要把乡村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、产业优势,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二是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。重点是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,着力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。在纵向上,贯通产加销,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,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,提升净菜、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,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。在横向上,融合农文旅,鼓励发展乡村餐饮购物、文化、体育、旅游休闲、养老托幼、信息中介等生活服务,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同时卖服务转变。
三是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。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,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,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,向园区集中,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。
四是在联农带农上下功夫。一方面,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,在带动农户、服务农户中发展壮大自己,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。另一方面,完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指引,既充分鼓励引导他们下乡,但另一方面也对下乡的资本在引入、使用、退出等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管。
来源:人民网微信 综合中国网直播实录
发表评论